胜利之路·九三大阅兵天安门广场观礼感怀
9月3日,北京的天空湛蓝如洗,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迎风招展,阅兵仪式的庄严氛围早已浸透每一寸空气。我很荣幸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现场观礼,作为参会代表内心充满激动与沉甸甸的使命感。当《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响彻广场,当五星红旗与朝阳一同升起,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80年前那场血与火的抗争,看到了小米加步枪为新中国浴血奋战壮烈牺牲战士的意志和希冀,看到了先辈们用生命铸就的和平丰碑。
阅兵现场:钢铁脊梁与精神丰碑的共鸣
上午10时许,战旗徒步方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过,每一步都带着军人的刚毅与坚韧;装备方队缓缓驶来,最新空基导弹惊雷1,巨浪3,东风61,海陆空三位一体核导弹,歼20s双座隐形战机,红旗26反导导弹,着实眼前一亮震惊不已让人目瞪口呆;再就是鹰击系列高超音速反舰导弹,鹰击15,17,19,20,无人机作战方队的展示,无人作战车,无人作战艇,反坦克机器人,突击机械狼群无人装备,激光反无人机系统,微波侦察车,综合电抗车,无人智能、高超音速等新型作战力量,战机的轰鸣声划破天空震撼人心——这些现代化新装备不仅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更是先辈们“落后就要挨打”教训的生动注脚。
最让人动容的是参加观
基金会使命:传承文化与抗战精神的薪火
作为张伯驹潘素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负责人,深知我们的责任不仅是守护好已有的宝贵财富,更是要传承先辈们的精神。张伯驹先生曾说:“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
多年来基金会始终秉持张伯驹先生“文化为公”的理念推动文化公益活动,资助文化传承,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正是对这种精神的延续。工作中我常常想起外公外婆的教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守护好文化,才能守护好民族的根。”阅兵仪式上,当我看到战士们护卫着国旗走过,当我听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呐喊
个人感悟:铭记历史与担当未来的责任
观礼台上,望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兵种仪
作为基金会负责人,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我将携手张伯驹潘素文化发展基金会全体同人与社会各界通过文化公益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了解先辈们的牺牲与奉献;通过践行文化,让民族文化得以传承,让后人记住我们的根在哪里。 随着最后一个空中梯队飞过天安门上空,8万羽和平鸽和8万只彩色气球腾空而起,飞向苍穹,蓝天之下是山河万里,是国泰民安,是祖国万岁,是无数革命先辈想象中的这个国家应该有的美好的样子,此时阳光洒满广场,现场群众的欢呼声与《歌唱祖国》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阅兵仪式结束时,我望着远处的华表,心中充满了力量。作为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我将继续传承张伯驹、潘素先生的精神,守护民族文化,弘扬抗战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系张伯驹潘素文化发展基金会 楼开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