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

用“活”红色资源,讲“活”红色故事

——厦门思明区政协召开“用足用好思明区红色教育资源”专题议政性常委会

用“活”红色资源,讲“活”红色故事。6月25日,厦门思明区政协召开“用足用好思明区红色教育资源”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助力推动思明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发展,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思明区是厦门市爱国主义历史遗存和红色旧址最多的区,全市99处红色文化旧(遗)址中,坐落于思明区的就有33处,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用足用好红色教育资源,具有为青少年提供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场景、推动红色文化在家庭与学校间代际传递、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等重要意义。但当前思明区红色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仍存在资源整合不足、展陈方式传统、教育功能弱化等短板。

“加强规划,系统整合红色资源,打造主题鲜明教育线路。”有着多年党建工作经验的林秀娥委员率先发言建议,创新展陈方式,增强教育感染力吸引力,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改变传统“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模式,采用“小而美”的微观叙事策略,通过具体人物、事件和物品讲述宏大历史,丰富互动体验项目,提升参与度。

“‘英雄小八路精神’是厦门特有的红色文化标识,要进一步用足用好这一珍贵的红色教育资源。”陈剑生委员提出,在何厝片区推出“英雄小八路”战地研学营;开发红色文创产品,激活文化消费潜能;创新“大思政课”体系,构建校地协同育人机制,联合厦门大学马院等高校编制《英雄小八路精神读本》,配套开发动画微课,纳入全区中小学德育必修课。

“我区早期地下党组织活动活跃,鼓浪屿、开元街道辖内都有主要的地下党组织红色旧(遗)址,具备创建英雄街区的有利条件。”吴伟琪委员建议,组织专家学者对辖内红色遗址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科学、系统的遗址保护和修复规划,进行文化挖掘、研究、宣传,打造特色英雄街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我区留存的每一处红色遗址、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段英雄事迹,都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壮丽篇章。”区政协主席苏德本表示,本次协商成果将报送区委、区政府,并推动建议落地。希望政协委员持续建言献策,形成合力,切实把思明区红色教育资源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郭秀萍 记者 照宁)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